孫運璿學術獎得獎人

一○八年度最佳論文獎

駱明慶博士

得獎人學經歷

得獎時職務臺灣大學經濟系教授
學歷密西根大學經濟學博士
臺灣大學經濟學碩士
經歷臺灣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現職臺灣大學經濟系
得獎論文
  1. 〈誰是台大學生?(2001-   2014)--- 多元入學的影響〉《經濟論文叢刊》

  2. 〈入學管道與學習表現〉 《經濟論文叢刊》(和李維倫、古慧雯與林明仁合著)

  3. 2001年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對升學壓力、時間安排與課外活動和才藝表現的影響〉《經濟論文》(和劉家樺與伊慶春合著)


得獎論文及簡介

1.〈誰是台大學生?(2001-2014)--- 多元入學的影響〉一文探討大學多元入學制度下就學機會的分配。
該文接續本人2002年〈誰是台大學生?--- 性別、省籍與城鄉差異〉對1954-2000年台大學生組成的分析,使用2001-2014年的學籍資料,分析多元入學對於台大學生來源分布的影響。結果發現,透過對個別高中推薦學生名額的限制,「繁星計畫」和「繁星推薦」使得台大學生在高中畢業學校、學生居住縣市的集中度、和居住地的平均所得均下降,也使得學生高中畢業學校的總數明顯增加。相較於「考試分發」,「個人申請」在高中畢業學校的集中度和居住地的平均所得均較高,但考量制度上先「個人申請」、後「考試分發」的時序安排,「個人申請」結果不滿意者才會再參加「考試分發」,我們無法直接作出「申請入學」對明星高中和高所得家庭學生較為有利的推論。此外,「個人申請」比例的逐年增加,以及「個人申請」相較於「考試分發」錄取的女性比例較低,可能導致了整體女性比例的下降,不過「繁星計畫」和「繁星推薦」則有提高錄取學生女性比例的效果。

2. 和李維倫教、古慧雯與林明仁合著的〈入學管道與學習表現〉一文,則使用2007-2014 年間入學台大學生的學籍、入學考試與在學成績,探討不同管道學生入學之後學業表現的差異。結果發現,個人申請入學學生的學業成績雖然顯著優於指考入學學生,但學測成績就可解釋兩者的大部分差異;控制學測成績後,申請生和指考生的學業成績並沒有顯著差異。而在轉系與退學方面,申請生與繁星生無論在轉系、成績因素退學和主動退學的比例,皆明顯低於指考生。而在繁星計畫/繁星推薦方面,繁星生的學業表現優於申請生和指考生。這不僅只是由於明星高中繁星生的貢獻,非明星高中繁星生的學業表現平均而言也顯著高於指考生。如果只看來自2011-2015年內無人以申請或指考進入台大的高中繁星生,其學業成績則顯著低於指考生。但此一差異也可以用學測成績來解釋;控制學測成績後,這些繁星生和指考生的學業成績並沒有顯著差異。

3. 和劉家樺與伊慶春合著的〈2001年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對升學壓力、時間安排與課外活動和才藝表現的影響〉一文同樣和升學方式有關。針對教育部在2001年廢除高中職聯考,改採「多元入學方案」,該文使用2000年「台灣青少年計畫」(Taiwan Youth Project, TYP)對舊制與新制下國一和國三學生的調查資料,探討多元入學方案對學生升學壓力、時間安排與課外活動和才藝表現的影響。結果發現,多元入學方案實施,國中生對升學壓力的感受增加,時間安排變得更緊湊,也發現多元入學增加了學生從事課外活動和才藝表現的行為。



得獎理由

過去十多年來,駱明慶的研究相當有連貫性,關切焦點集中在教育政策及升學制度的影響,而這剛好與台灣社會長期爭論不休的重要教改議題密切相關。首先,在方法上,這位研究者很早就開始利用行政資料做研究(如校務資料、公職考試資料),為善用行政資料來進行優質研究的先驅。
其次,在研究主題上,駱明慶的教育主題研究,為整個社會面對教改變革所帶來的不安與焦慮,提供十分重要的論證基礎。舉例來說,他於2002年所發表的〈誰是台大學生?--- 性別、省籍和城鄉差異〉這篇文章,幾乎可說是教育政策辯論中最常引用的社會科學研究。為整個社會的爭辯(考試制度真的很公平嗎?)提供重要的論證基礎。

以下簡介駱明慶近期的三篇文章:
於2016年所發表的〈誰是台大學生? (2001-2014)--- 多元入學的影響〉,乃延續第一篇「誰是台大學生」。
早期的那篇「誰是台大學生」,清楚地顯示出在(社會大眾以為相當公平的)聯考制度之下,成為台大學生的機會高度地集中在優勢家庭背景及都市地區的學生身上。不過,早期這份研究並無法回答「多元入學制度是否讓升學機會更不公平」這個大家爭吵不休的問題。因此,新的這份「誰是台大學生」乃鎖定多元入學制度下的新世代。重要發現包括:
一、繁星管道比另兩種入學管道(考試及個人申請)更有助於降低城鄉差距、減少明星高中學生的集中。
二、尚無足夠的研究結果讓我們可斷定申請入學對明星高中和高所得家庭更有利。
三、個人申請管道某種程度上有助於性別平衡(譬如,女生原本偏好的理工學院會錄取較多女生,女生稍具優勢的社科、法律、管理學院則會率取較多的男性)。

〈入學管道與學習表現〉這篇文章,則探討不同入學管道學生學業表現的差異。較具政策意涵的結論包括:
一、比較個人申請學生和指考管道學生,(在控制學測成績之後)兩者雖無顯著差異,但個人申請學生在轉系、成績因素退學及主動退學這三方面的機率,都比指考生來得低。
二、繁星管道除了對非明星高中學生稍微有利之外,繁星生的入學後學業表現也比指考生來得更佳。
這樣的研究結論提供了兩個重要的意涵:一是個人申請管道可能的確發揮某種作用,讓「學生」--「科系」的適配度較佳,因而反應在較低的休學、轉系率上。二是繁星入學制度不僅能夠發揮其預期效果,讓原本較無機會的學生(非明星高中、學測較低)入學,且還促使這樣一群學生加倍珍惜就學機會,因而反應在較佳的學業表現上。

第三篇文章探討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對國中生的影響。透過比較舊制、新制的國中生,研究發現,多元入學方案實施後,國中生對升學壓力的感受增加,但也發現多元入學增加了學生從事課外活動和才藝表現的行為。
這樣的研究結論,確認多元入學方案的確可透過升學篩選方式的調整來改變學校、學生的行為(從只重視考試形式調整至也稍微重視其他活動學習),但也讓我們瞭解需注意學生的輔導,盡可能改善配套措施來降低升學壓力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綜合來說,若無駱明慶這樣的學者提供此類型研究(特指倚賴實證資料、方法推論紮實,且緊密追隨政策爭議的研究提問),我們的教育改革將何去何從?相關爭議紛擾要何時能了?各國學術界、公共政策領域當今所相當推崇的evidence-basedpolicy-making(以證據為本的政策制訂),正是台灣目前仍稍嫌薄弱、亟需追趕的。駱明慶的教育主題系列研究完全符合這樣的原則及精神,亦為相關政策研究、智庫研究,奠立優質的研究模範。因此若要說這系列研究對台灣社會發展、教育發展具有重大貢獻,當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