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運璿年表
|
民國二年
|
生於山東省蓬萊縣。(西元一九一三)
|
民國八年
|
進入蓬萊縣立國民小學就讀。
|
民國十四年
|
離開家鄉,進哈爾濱俄僑實業中學。
|
民國十六年
|
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預科。
|
民國十八年
|
加入哈爾濱工大抗俄義勇隊。
|
民國十九年
|
入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機工程系。
|
民國二十年
|
參加四、五次抗日示威遊行。
|
民國二十三年
|
以當屆第一名成績從哈爾濱工大畢業,畢業論文為「新發電廠之設計」。
喬裝商賈乘火車出山海關,逃離日本統治下的東北,再度踏上國土。
|
民國二十四年
|
開始在隴海鐵路實習,先在洛陽機廠,再到連雲港參加建港工程。
工作之餘寫成「配電網新計算法」一文,獲中國工程師學會「工程雜誌」頒發論文獎第一名,因此得資源委員會惲震賞賜,力邀南下興建電廠。
|
民國二十五年
|
入資委會
到南京,加入資委會,參加湘江電廠籌備工作。
|
民國二十六年
|
至湖南省湘潭縣下攝司,參加湘江電廠之建廠工作。
完成湘江四千瓩電廠。
|
民國二十七年
|
將湘江電廠設備拆遷經桂林運往昆明。
趕裝湖南省衡山、郴縣二地之發電設備。
|
民國二十八年
|
到陝西寶雞搶運連雲港電廠設備到四川自流井。
|
民國二十九年
|
擔任青海西寧電廠廠長,一年半後完成興建電廠工程 。
|
民國三十年
|
完成甘肅天水電廠建廠工程。
|
民國三十一年
|
資委會為進行戰後重建工作做準備,派員出國,獲選赴美國「我納西河」流
域開發管理局見習三年。
|
民國三十二年
|
離開四川重慶,搭機經印度、非洲抵美。
|
民國三十四年
|
來台復電
抗戰勝利,由美國飛回重慶。
為了接待美國J.G懷特公司工程師,上機前取消接收東北之行。
十二月,來台參加電力接收工作,出任台灣區電力監理委員。
|
民國三十五年
|
接母親和妹妹來台灣。
擔任台電的機電處處長。
五個月內,恢復全省八○%的供電設施。
|
民國三十六年
|
台中日月潭山崩,親自深入地下三、四十公尺,檢查發電廠的減壓水槽。
與俞蕙萱女士在上海結婚。
|
民國三十七年
|
六月大觀水力發電廠完工
|
民國三十八年
|
大力拓展台灣電力工程。
|
民國三十九年
|
任台電總工程師
升任總工程師,與同仁合力完成烏來一萬瓩電廠,是第一個由國人自力設計安裝完成的水力發電廠。
|
民國四十年
|
橫貫中央山脈東西聯絡線第一路新建工程竣工,使西部都市有充足電力發展工業,並完成台灣電力系統整體供電網。
立霧發電廠一萬六千瓩水力發電機併聯發電。
|
民國四十一年
|
因建東西橫貫輸電線及天輪電廠有功,獲頒五等「景星勳章」
台電成立火力發電工程處。
天輪發電廠第一部二萬二千瓩水力發電機併聯發電。
|
民國四十二年
|
升任協理兼總工程師。
開始實施第一期電源開發五年計室,預計增加裝置容量三十萬瓩。
赴日美接受管理訓練,並參觀企業界。
南部火力發電廠二萬瓩發電機開工。
|
民國四十三年
|
獲中國工程師學會頒贈第十九屆工程獎章,為歷年來最年輕的獲獎人。
說服台電財務單位,賠本推動農村電化工程,分期分年實施。
|
民國四十四年
|
設立原子動力研究委員會,派任為召集人。
銅門發電廠開始併聯發電(總發電量二萬瓩)。
任大甲溪流域開發計畫委員會執行秘書,籌建達見水庫。
北部火力發電廠完工發電(四萬瓩)。
龍澗發電廠(五萬瓩水力發電)開工。
|
民國四十六年
|
霧社水庫竣工,二萬瓩水力發電機併聯發電。
深澳火力發電廠開工。
|
民國四十七年
|
南部火力發電廠,第一、二部機裝置完成。
|
民國四十八年
|
國防研究院第一期受訓八個月。
龍澗發電廠開始供電。
|
民國四十九年
|
深澳火力發電廠第一部機組開始發電,第二部機開工。
|
民國五十年
|
完成谷關兩部發電機組裝置共發電九萬瓩及鉅工嘉義間輸電線路設置。
|
民國五十一年
|
升任台電總經理,推行目標管理。
|
民國五十二年
|
南部火力發電廠第三部機完工,總共可發電十六萬五千瓩。
|
民國五十三年
|
赴奈及利亞
世界銀行延聘為奈及利亞全國電力公司執行長兼總經理。
|
民國五十四年
|
推動奈及利亞電力公司管理革新,將奈國發電量增加了百分之八十八(由四十萬瓩增加為九十萬瓩)。
|
民國五十五年
|
任奈電總經理,期中返台探母病。
|
民國五十六年
|
任交通部長
奈電三年合約期滿返台,任經合會顧問。
代表我國參加在雅典舉行的聯合國國際工業發展會議。
任交通部長,並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
|
民國五十七年
|
計劃以原地高架方式解決台北巿鐵路遷建問題。
環島鐵路開始施工,並將進行鐵路電氣化。
擬定新建第三國際新港並擴充基隆、高雄兩港吞吐量、及開闢國際水運航線等計畫。
開始推動南北高速公路及南部橫貫公路等工程建設。
擬定新建桃園國際機場計畫。
|
民國五十八年
|
任經濟部長
接掌經濟部。
擬定台北地區平原管理辦法,輔導洪水侵犯地區工廠之遷建。
|
民國五十九年
|
對外貿易發展協會成立,輔導廠商開發海外市場。
|
民國六十年
|
與美國特使團談判紡織品輸美之限額。
|
民國六十一年
|
准許國內廠商做轉口貿易。
輔導廠商大量拓展輸出,設置石化工業的第二及第三輕油裂解廠,擴建核能發電廠、一貫作業大鋼廠、高雄大造船廠等核心工業。
實施「農村建設方案」,推動農業機械化,擴建農村公共設施,擴大稻米產量,推動高價值作物種植,實施農產品保證價格。
|
民國六十二年
|
推動第六期四年「經濟計畫」,工業優先發展石化、電子,促進農業現代化。
國際能源危機,宣布「穩定當前經濟措施方案」以為因應。
開放石油工業中下游民營。
率領經濟友好訪問團赴沙烏地阿拉伯及約旦訪問,以穩定油源。
|
民國六十三年
|
召開全國經濟會議。
輔導「艱苦工業」渡過外銷停滯難關。
成立經濟部中小企業聯合服務中心,創設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
大力促成工研院電子技術顧問委員會(TAC)之成立,自力製造積體電路(IC)。
|
民國六十四年
|
加入行政院財經小組,提供對工商業有利措施:放寬融資、降低進口原料關稅、延期償還外銷貸款、降低銀行貸款利率等。
召集駐外經濟商務人員召開業務會議,研商拓展對外貿易方針。
籌組「台北世界貿易中心」。
|
民國六十五年
|
開始六年「經建計畫」,積極拓展貿易,發展資本、技術密集工業。
|
民國六十六年
|
成立「中美經濟合作策進會」,由中美兩國企業界組成。
赴中南美洲哥斯大黎加訪問,抵華盛頓途中患輕微心臟病。
積體電路示範工廠竣工。
|
民國六十七年
|
任行政院長
五月三十日,宣誓就職行政院長。
六月一日,召開第一次行政院會。
十二月十七日,因應中美斷交,召開臨時院會,軍事單位全面加強戒備,增額中央民意代表選舉延期舉行。
新竹科學園區開工。
|
民國六十八年
|
開放觀光。
成立國防工業發展政策指導小組。
成立經濟犯罪防制小組。
通過科學技術發展方案。
率團訪問沙烏地阿拉伯。
開放與東歐五國直接貿易。
全面推動基層建設,經費兩百億元。
率特使團赴韓參加朴正熙總統葬禮。
|
民國六十九年
|
第一次科技顧問會議。
率團赴南非、史瓦濟蘭、馬拉威、賴索托等非洲四國訪問。
率團赴多明尼加、哥斯大黎加及巴拿馬等三國訪問。
院會決議呈請總統發布命令,於本年內辦理增額中央民意代表選舉。
新竹科學園區開幕啟用。
多明尼加派外交部長費南得斯來華授孫俞蕙萱「開國元勳大十字金星勳章」。
為獎助優秀運動選手創新紀錄,於台灣區運動會開幕式致詞時宣佈「凡打破全國紀錄者將獲頒獎金五萬元」。
|
民國七十年
|
策劃研製IDF戰門機。
率特使團,參加韓國大總統全斗煥就職典禮。
核定教育部所擬「中正體育獎章頒發要點」。
抵印尼訪問,會晤蘇哈托總統。
籌劃設立境外金融中心、遠東轉口貿易中心、自由貿易區等。
行政院宣布四項重要財經措施,以紓解當前工商業困境。改組內閣。
成立文建會。以彈性立場處理我國奧會名稱問題,恢復奧會會籍。
|
民國七十一年
|
成立「突發事件處理小組」。
成立環境保護局。通過資訊工業部門發展計畫。
六月十日,在中美「中國大陸問題」研討會發表「中國問題與中國統一」演說,被列入美國國會記錄。
明訂八大重點科技。
|
民國七十二年
|
引進外人投資證券市場。
通過「加強培育及延攬高級科技人才」方案,使任用科技人才較富彈性。
成立「行政院對外工作會報香港小組」。
成立「同步輻射研究中心」。
工研院開始籌劃超大型積體電路投資。
通過勞動基準法草案修正條文。因領導中華民國經濟建設成功,獲選為國際管理學院院士。
|
民國七十三年
|
成立中美貿易小組。
教育部訂頒「教育部國光體育獎章頒發要點」以獎勵參與國際比賽表現優異之選手。
連任中常委。
二月二十四日,腦溢血進榮總,二日後開刀。
五月十五日,率領內閣總辭。
任總統府資政
|
民國七十四年
|
在榮總接受國際管理學院院長艾佛肯尼博士頒贈院士證章。
美國佛羅里達理工學院校長凱倍博士來華親頒該校榮譽博士學位。
喜獲長孫孫士明。
民國七十五年
接受亞洲理工學院校長諾斯頒贈榮譽博士學位。
從榮總出院,返家復健。
接受北美社會科學家協會頒贈紀念銀盤,上面鑴有「高瞻遠矚,力行實踐」。
獲蔣經國總統親自頒贈一等卿雲勳章。
於「中美經濟合作策進會」(Joint Conference of ROC-USA & USA-ROC Economic Councils)成立十週年慶中發表英文演說。
|
民國七十六年
|
在家持續復健。
結婚四十週年。
在台北士林凱歌堂接受基督教洗禮。
|
民國七十七年
|
病後首次出國訪問,抵達舊金山,應邀前往德州休士頓出席「美南國建會」年會,發表演說。
接受交通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國民黨十三全會,以第二高票當選中央委員,但因病堅辭中常委職位。
|
民國七十八年
|
出席中華民國社會運動協會成立大會,致詞時以「一輛後輪陷入泥坑的大巴士」來比喻當時的社會。
由天下雜誌出版「孫運璿傳」並將版稅所得全數捐給「台北榮總惠眾基金會」做為濟助貧困病患之用。
應台灣省新聞處與聯合文學台辦的「巡迴文藝營」之邀,首次於病後公開演講,談「青年的歷史責任與時代使命」。
喜獲長孫女孫幼萱。
|
民國七十九年
|
在美國舊金山市舉行之「浩然基金會暑期研習營」以「民生主義在台灣之實踐」為題發表演說。
擔任海峽交流基金會名譽董事長。
|
民國八十年
|
全家團聚於美國西雅圖巿,並同遊加拿大溫哥華。
應西雅圖中國工程師學會及華盛頓州自由中國協會之邀發表「六年國建對台灣的影響」演說。
在「中美物理治療專業研討會」中致辭呼籲國人重視老年病問題,早日完成物理治療師的立法工作。
擔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名譽董事長。
|
民國八十一年
|
出席由「中美技術合作研究會」主辦之「國建六年計劃與中美技術合作研討會」並發表演說。
出席在美國休士頓巿舉行之「美南科學工程技術討論會」,並發表演說。
中國技術服務社為鼓勵青年學生從事財政經濟工作,設置「孫運璿財經獎學金」。
|
民國八十二年
|
於工研院二十周年院慶致辭並接受美國紐約理工大學頒贈之榮譽博士學位。
出席中國國民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並獲聘為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團主席。
續捐「孫運璿傳」版稅,累積總額逾四百萬元。
考試院長邱創煥發起八十壽辰祝壽茶會。出版「我所認識的孫運璿」文集。
|
民國八十四年
|
二月於中國時報發表「為二二八畫下完美的句點」。
十一月「財團法人孫運璿學術基金會」成立。
|
民國八十六年
|
六月接受國內外半導體業界頒發的「傑出貢獻獎」。
九月出席第一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藝獎頒獎典禮。
十一月應台灣科技大學邀請以「如何成為二十一世紀領導人」及「新世紀年輕人待人處世之道」為題發表專題演講。
|
民國八十七年
|
三月出席台灣大商學研究所之「孫運璿先生管理講座」簽約儀式。
六月獲頒清華大學榮譽博士學位,親自出席頒受典禮。
十二月出席國民黨台北市長候選人馬英九之造勢大會,連喊七次拜託。
|
民國八十八年
|
一月擔任「新台灣人基金會」名譽董事長。
|
民國八十九年
|
一月參訪「新竹科學園區」,獲頒一座十二吋晶圓模型,上刻「科技巨擘,經濟泰斗」,表彰對國家科技與經濟之貢獻。
六月重返母校哈爾濱工業大學參加八十周年校慶,獲頒「傑出校友」並代表校友致辭,獲全校師生歡呼。赴青島掃墓並返蓬萊老家孫家村。
十二月清華大學設置「孫運璿科技講座」。
|
民國九十年
|
五月參加台達電子公司成立三十周年紀念音樂會「國之久久」,接受致敬。
十二月歡渡八十八歲「米壽」。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發行「掌舵風雨世代---孫運璿」光碟片。
|
民國九十一年
|
五月出席中國工程師學會年會。
六月會見山東蓬萊參訪團。
七月接見美國在台協會包道格處長。
十月出席「國家品質獎」頒獎典禮。
十一月出席孫運璿基金會「傑出公務人員頒獎典禮」。
十二月歡渡九秩華誕。
|
民國九十二年
|
一月出席「懷念經國總統」座談會。
三月出席天主教「失智老人社福基金會」周年慶。
六月工研院三十周年紀念影片錄影。
八月出席「蔣經國先生主政時期的財經政策」研討會。
十月出席「國家品質獎」頒獎典禮。
十一月出席孫運璿基金會「傑出公務人員頒獎典禮」。
十二月出席光電小組二十周年慶並接受頒贈之感謝牌。
十二月出席「台北市中風之友康復協會」會員大會呼籲中風病友復健。
|
民國九十三年
|
二月中風二十年,舉辦感恩餐會謝醫護人員。
三月參加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連戰之造勢大會,起身站立為候選人助選。
五月出席「董氏基金會」二十周年慶。
九月探訪「台北市中風之友康復協會」於東區地下街之活動。
十月出席「國家品質獎」頒獎典禮。
十一月出席「創投公會」二十周年慶並接受頒贈之感謝牌。
十一月出席第二十屆「中美近代工程研討會」。
十一月出席「台北市中風之友康復協會」年會。
十二月出席孫運璿基金會「傑出公務人員頒獎典禮」。
|
民國九十四年
|
六月參觀「全國農業展」。
八月出席國民黨主席交接典禮。
九月探訪「台北市中風之友康復協會」地下街活動區。
十月出席「國家品質獎」頒獎典禮。
十一月出席孫運璿基金會「傑出公務人員頒獎典禮」。
十二月出席「台北市中風之友康復協會」之祝壽茶會。
|
民國九十五年
|
一月三十日呼吸困難送台大醫院緊急插管後轉送台北榮民總醫院。
二月十五日孫運璿先生與世長辭。
|
|